Skip to product information
1 of 1

IATC(HK) Theatre Bookstore

書寫塞納河開始:我對劇場的思辨與演繹(書有黃點)

書寫塞納河開始:我對劇場的思辨與演繹(書有黃點)

Regular price HK$75.00
Regular price HK$100.00 Sale price HK$75.00
Sale Sold out
作者:鄧樹榮
編輯:陳國慧
出版:鄧樹榮戲劇工作室有限公司
出版日期:2016年3月
ISBN:9789881338037

本書作者鄧樹榮是香港著名劇場導演、演員和戲劇教育家,「鄧樹榮戲劇工作室」創辦人及藝術總監,他於1986至92年間留學巴黎,於新索邦大學獲戲劇碩士,是簡約美學及形體劇場的倡導者,曾獲海外及本地多個戲劇和文化的獎項與榮銜。

全書收錄作者共五十篇文章,第一部分「叩問」的十一篇以法文寫成,是他在戲劇系第一年上課時的習作及考試功課,初見其對不同戲劇家的興趣、對美學的追求和對劇場的看法。第二部分的文章在千禧年後於香港寫成,分為三個章節:「觀照」是個別作品評論,「尋幽」是藝術家賞析,「當下」是美學探索與文化政策討論;這部分標誌著不同時期,作者如何看某些美學及人文的問題。從巴黎到香港,本書見證著鄧樹榮在劇場藝術路上的不斷追求與探索。「有時,我想回到二十多歲的我,用偏向純真的眼光看世界,但畢竟,過去已成過去,人總得向前看。於是,我現在常以這樣一句說話勉勵自己:我其實不太完全明白戲劇藝術。這樣,我就可以用稍具創意的眼光看世界,若遇到問題,或者會比較容易找到解決方法。」

目錄

書寫記憶

叩問
關於布萊希特〈史詩劇場〉的思考
寫實主義和假定性的概念
弗謝沃洛德.梅耶荷德論演員與導演之關係
戲劇場所
插圖版本的預備習作
葬送三個歷史時代
關於阿道夫.阿皮亞的理論思考
哥頓.格力克與康丁斯基.史坦尼斯拉夫斯基:極度智性的藝術對上最深沉的直觀藝術
葛羅托夫斯基:身體記憶,一種救贖者的記憶
問題一:劇場的記憶
《月亮上的尼可戴姆,或和平的革命》——法國大革命期間的一個改良主義的社會烏托邦

觀照
挪威的Porsgrunn戲劇節
亞維儂戲劇節的商業與藝術
兒童及青少年帶給我的驚喜 
三寫藝術節:2011年沖繩島青少年藝術節
香港藝術節的戲劇風 
夢境還是真實
DV8《講唔講得先》與反華爾街
鈴木忠志和他的《酒神》
一個真實的玩偶之家?
《馬可波羅》:舞蹈與戲劇的兩難
微笑地面對歷史
《香城若舞》的拼貼
《盛勢》的語言詩意 
《青蛇》的表演狀態
從《梨花夢》的身體說起

尋幽
愚笨僕人超凡的技藝
亞陶,你在嗎?
鈴木忠志:從腳踏到文化共融
「質樸」與「死亡」
從《安徒生計劃》說回去:我看羅伯特.利柏殊的劇場世界
已逝去的,仍健在的,遙遠對話
尋找喜悅帶出來的喜悅更快樂:與菲利普.高利埃的一席話
理察.謝喜納的訪港速寫

當下
我為甚麼傾向簡約主義?
要表演,就先要解放身體 
簡論東方及西方劇場
簡約的《菲爾德》
從《泰特斯》巡演看國際文化交流
從《打轉教室》看香港長壽劇目的發展
從北京的一個藝術節想起
藝術資助何去何從
誰謀殺了藝術家
藝術責任制
戲劇教育與戲劇勞動力的配置
戲劇藝術教育:從兒童說起
藝無疆:展能藝術引發的思考

附錄一
觀賞街景是藝術
追趕我的旅途上

附錄二
亞維儂:英語世界外最大戲劇節


View full details